大学文化
王中林院士:当初母校分配我去学习物理,我很是不乐意,但今天我要感谢母校让我学习物理

IMG_258

▲2023年6月26日,王中林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致辞。

王中林,陕西省蒲城县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8级校友,国际顶尖纳米科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能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欧洲科学院院士(2003),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2019),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董事教授、Hightower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创始所长、现任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刊物Nano Energy的创刊主编和现任主编。

1978年王中林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2年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就读;1987年7月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被佐治亚理工学院聘为副教授和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2000年9月创建了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2004年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第一届海外主任;2004年晋升为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终身校董事教授;2005年2月推动成立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担任首任系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2017年,接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邀请担任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名誉院长。2019年获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是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家。2022年获Nano Research Award。

求学西电,与物理结缘

1961年的冬天,王中林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高阳镇。在这里,王中林度过了自己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生活。60年代全中国都在闹饥荒,王中林从小身体素质就不好,在小学、中学老师的记忆里,他总是脸色发黄,瘦弱无力的样子。

IMG_259

▲青年时期的王中林(西电档案馆馆藏)

1975年的秋天,他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当地的高中。在读中学的那个特殊年代,王中林回忆,当时数学学的是不规则的土地面积的计算、测量;化学学的是农药的配置;物理学的是手扶拖拉机的维修。1977年的一天,乡办中学的老师拿来一份化学试卷,王中林得了85分,全班第一名。那天他才知道中国有了高考的消息。那时候高中两年都没有发过一本数学书。一是家境贫寒,二是老师们认为学会丈量土地识别化肥很实用。王中林想办法找书看找题做。

1978年,王中林参加了高考,考出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这一年的盛夏,王中林收到了来自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IMG_260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78年陕西省高考招生录取新生名单(西电档案馆馆藏)

然而,令王中林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心想学雷达工程专业,却被分到了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师资班。

从此,他这一生就与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IMG_261

▲1978级物理师资班合影(西电档案馆馆藏)

明确目标,实现人生梦想

“把自己准备好,机会自然会来到。”对于大学阶段的学习王中林认为目标明确非常重要。远离家乡来到掩映在绿荫鲜花中的大学,王中林意识到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当时,刚进入西电学习的王中林就意识到自己数理化底子薄弱,并且没有学习过英语,但他并没有气馁,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本科四年每门成绩不能低于90分。

IMG_262

▲王中林学生成绩登记表(西电档案馆馆藏)大三这年,国家面向全国选拔100名中美联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

第一次考试,王中林专业课全过,但英语不及格。余下的一年时间里,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英语。最后一次考试,王中林通过了,成为西北五省唯一一位被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录取的学生。

IMG_263

IMG_264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七八级本科毕业生工学学士学位授予名单(西电档案馆馆藏)随后,王中林进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习,师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祖师级人物——约翰·麦斯威尔·考利教授。在经过五年努力后,1987年王中林获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从1987年到1994年,他曾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定量局从事过研究工作。1999年提前晋升为该校终身制正教授并担任电子显微镜中心主任,并于2004年晋升为佐治亚理工学院校摄政董事教授。

IMG_265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2届物理师资班毕业生分配名单(西电档案馆馆藏)

王中林关于人生的梦想分三步:

首先,是创业阶段,要取得被全世界证明的研究成果;

其次,是拓展阶段,帮助同事和朋友在这个领域进步或取得成果;

第三阶段,是奉献社会阶段,用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发展。

王中林用对自然科学的直觉引导自己实现人生的第三级梦想。

重回西电,心系母校发展

2017年,王中林以校友的身份回到西电,出席本科毕业生典礼并作校友代表致辞,同时他接受母校的邀请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名誉院长。2023年3月,王中林院士再次回到西电,引授学术前沿成果,指导学科发展建设,分享青年人才成长和学生培育经验,感恩母校培养,心系母校发展,为母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IMG_266

▲2017年王中林被聘任为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名誉院长(西电档案馆馆藏)2023年6月26日,王中林作为校友代表再一次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致辞。

IMG_267

▲王中林在2023届学生毕业生典礼上致辞

他表示,作为西电78级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个庄严而隆重的日子里,作为老校友他很荣幸能够见证毕业生们人生中最伟大的旅程之一。他说:“回想起40余年的学习工作生涯,正是母校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而务实的学风,为我成长和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根基,我想借此机会,向母校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在致辞中,他谈到,“我当年报考西电志在学习信息、通信、计算机等高科技专业,可当我在1978年8月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母校分配我去学习物理,我很是不乐意。通过40年的时光和研究,学习物理是我人生最正确的选择。感谢母校让我学习物理专业。人生的道路是面临多次选择的马拉松,没有哪一段的选择是最正确的选择,只有通过你的努力把自己的选择做好系统性正确的选择,这就叫正能量。人生就是翻山越岭,攀上一个高峰,还有另外一个高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步步高升。”

他认为,“一个人成功的最大内因是自信。当我到西电开始上学的时候最缺乏的就是自信心。在西电四年的学习中我逐步树立了自信,塑造了自己的人格。在大学毕业论文中,因为我找到了一部英文量子力学教科书中的一个错误,评语中刘云鹏老师写道:该生对于有关文献的某些错误进行了分析和纠正,反映该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给了我自信,这种独立的能力我一直保持到今天。从34岁发表了被欧洲人现在称为本领域“黄皮圣经”的“电子成像与衍射中的弹性与非弹性散射”专著,到1999年首次提出透射显微镜中的微测量技术和纳米力学,到2001年首次发现氧化物纳米带结构,到2006年发现压电式纳米发电机,2012年发明摩擦纳米发电机,再到最近发展有可能取代化石能源的蓝色能源,都是这种独立创新精神所引导的结果。”

最后,他向毕业之际的同学们送去寄语:锻炼身体、健康工作,珍惜年华、奋斗不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心怀感激、知恩图报,不畏困难、积极乐观,心系祖国、勇于担当,志存高远、不忘初心。同时,他表示,衷心祝福母校积历史之厚蕴,扬帆奋楫,再谱华章!

王中林,一个从陕西走出而站在了全世界纳米科技前沿的学术和科研精英,在他有所成的时候,依然时时想着怎样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地位来回报祖国,回报家乡。这是西电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